巧言令色的成语故事
拼音 qiǎo yán lìng sè
基本解释 令色:讨好的表情。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。
出处 《尚书 皋陶谟》:“何迁乎有苗,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?”
巧言令色的典故
传说舜帝时期,皋陶和禹一起讨论治理国家的大事,皋陶认为按先王之道处理政务,大臣团结一致,同心同德,作为帝王还要严格要求自己,以身作则,待人宽厚仁慈。禹补充说还要知人善任,有智慧的人才能用人得当,不会害怕那些花言巧语讨好的人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拈断髭须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5回:“因为这种拈断髭须的音调,在这个书斋里,不容易听到的。” |
搽脂抹粉 | 清 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19回:“每日起来,搽脂抹粉,那脸上的烟色,还可遮得过去。” |
七返丹 | 东方玉《七步惊龙》第四章:“‘七返丹’功参造化,练气之士,得此一粒,可抵二十年勤修之功,即普通人服之,亦可明目轻身,得享遐龄。” |
蛇欲吞象 | 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“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”战国楚·屈原《天问》:“一蛇吞象,厥大何如?” |
无寇暴死 | |
明月芦花 |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随州大洪山报恩禅师》:“休论佛意祖意,谩谓言端语端。铁牛放去无踪迹,明月芦花君自看。” |
刿鉥肝肾 | 清·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第四卷:“江橙里词清远而蕴藉,沈沃田称其‘刿鉥肝肾,磨濯心志,苦心孤诣以为词’。” |
钩元提要 | 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记事者必提其要,纂言者必钩其玄。” |
行侠好义 | |
博闻多识 | 《魏书 李业兴传》:“博闻多识,万门千户,所宜访询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