惘然若失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wǎng rán ruò shī

基本解释 心里总不大自在;好像失掉什么东西似的。惘然:失意的样子;若:好像。

出处 宋 洪迈《夷坚志》:“次日,彷徨于案间,惘然如失。”


惘然若失的典故

东汉学者黄宪出身贫寒,从小学识超人,名士荀淑见了他发现14岁的他居然可以当他的老师。别人把黄宪与功曹袁阆比较,认为他超出袁阆。同乡戴良目空一切,认为他比黄宪有学问,可是每次见面后总是怅惘失意,好像丢失什么东西似的。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两瞽相扶 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五:“两瞽相扶,不伤墙木,不陷井穽,则其幸也。”
答问如流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6回:“此时秦宓语言清朗,答问如流,满座皆惊。”
呢喃细语 《北史 隋 房陵王勇传》:“乃向西北奋飞,喃喃细语。”
骋怀游目 晋 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
落阱下石 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仅如毛发比,反眼若不相识;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
心亿则乐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心亿则乐,窕则不咸。”
魂惊胆颤 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33回:“薛举一枝画戟神出鬼没,若舞梨花,遍身解数。官军看了,个个魂惊胆颤。”
星流电击 《周书·晋荡公护传》:“更集诸部,倾国齐至,星流电击,数道俱进。”
高业弟子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郑玄传》:“马融门徒四百余人,升堂进者五十余生,融素骄贵,玄在门下三年,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。”
铭心刻骨 明 李开先《林冲宝剑记》:“恩同海岳,铭心刻骨难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