轻裘缓带的成语故事
拼音 qīng qiú huǎn dài
基本解释 轻暖的皮袍,宽松的腰带。形容从容闲适。
出处 《晋书 羊祜传》:“在军常轻裘缓带,身不被甲,铃阁之下,侍卫者不过十数人。”
轻裘缓带的典故
西晋时期,巨平侯羊祜都督荆州军事,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。他经常在军中穿着轻暖的皮衣,系着宽大的带子,仪态从容,没有武将的风度气质,很有雅士的风度。他的居住地没有重兵把守,还经常因为打猎、喝酒而耽误军务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不见圭角 | 宋·欧阳修《张子野墓志铭》:“遇人浑浑,不见圭角。” |
无以自容 |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12卷:“五更酒醒,觉衣衫拘绊,索烛览镜,羞愧无以自容。” |
高识远度 | 《周书·张轨传》:“宇文公文足经国,武可定乱。至于高识远度,非愚管所测。” |
痿不忘起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韩信列传》:“仆之思归,如痿人不忘起,盲者不忘视也。” |
泾渭同流 | 唐·王勃《上刘右相书》:“夫岂知世终异数,泾渭同流。” |
淹贯精微 | |
老马嘶风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7回:“这位舅太太也算就得个‘老马嘶风,英心未退’了!” |
簠簋不修 | 唐·颜真卿《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》:“公下车,召人吏告之曰:‘官吏有簠簋不修者……未至前一无所问,而今而后,义不相容。” |
生息蕃庶 | 《清史稿·食货志》:“其后土、客生息蕃庶,岁屡有秋,关内汉回挟春承恳,络绎相属。” |
信使往还 |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32章:“我景仰中山先生几己二十年,信使往还者已多年,但我一直没有得着见他面的机会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