剪烛西窗的成语故事
拼音 jiǎn zhú xī chuāng
基本解释 原指思念远方妻子,盼望相聚夜语。后泛指亲友聚谈。
出处 唐·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诗:“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
剪烛西窗的典故
唐朝时期,诗人李商隐任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,四川一向多雨多雾,阴雨绵绵。他身处异乡,面对秋雨夜深人静,勾起对妻子的怀念,作诗《夜雨寄北》诗:“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能刚能柔 | 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能刚能柔才是本,她得瀎他一把儿。” |
| 指破迷团 |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七十九回:“玉蟾道:‘妹子也疑这个托字不妥,今听姐姐之言,真是指破迷团,后人受益不浅。’” |
| 福寿绵绵 | 元·郑廷玉《忍字记》第一折:“则愿的哥哥福寿绵绵,松柏齐肩者。” |
| 丑态百出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6回:“他们那有甚么心事!不过因明日就要放榜,得失心未免过重,以致弄的忽哭忽笑,丑态百出。” |
| 求人不如求己 | 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”《文子·上德》:“怨人不如自怨,求诸人不如求之己。” |
| 植党营私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4回:“一边是一味的向家庭植党营私,去作那罔人勾当。” |
| 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 | 《鹗冠子·天则》:“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;两耳塞豆,不闻雷霆。” |
| 烂若披掌 | 清·王晫《今世说·客止》:“与人言古今成败,烂若披掌,听者忘倦。” |
| 激扬清浊 | 北周·庾信《温汤碑》:“仁则涤荡埃氛,义则激扬清浊。” |
| 恨五骂六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