祸起萧墙的成语故事
拼音 huò qǐ xiāo qiáng
基本解释 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;用作屏风。比喻家里、内部。祸乱从内部发生。
出处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祸起萧墙的典故
春秋时期,鲁国大夫季康子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,想攻打附近的颛臾国。季康子的谋臣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,他们问孔子该如何处理。孔子说:“治理一国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,国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,恐怕要祸起萧墙了。”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谭虎色变 | 明·归有光《论三区赋役水利书》:“有光生长穷乡,谭虎色变,安能默然而已。” |
五鼎万钟 | 明·宋濂《永思堂记》:“如羊之跪乳,鸟之反哺,其乐将矢谁,视五鼎万钟若不能过之。” |
昏头转向 | 《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·智破六合城》:“逃啊,逃啊,昏头转向,一头冲到个塘里,淹死了。” |
随时度势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94回:“可见凡事须随时度势,敢作敢为,方可转祸为福。” |
隐占身体 | |
齐驱并驾 | 宋·张戒《岁寒堂诗话》下卷:“气象廓然,可与《两都》、《三京》齐驱并驾矣。” |
熔今铸古 | 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弹丝》:“那曾见熔今铸古五车饶,冰茧花生玉粟娇。” |
误入迷津 | |
樵苏不爨 | 三国 魏 应璩《与侍郎曹长思书》:“幸有袁生,时步玉趾,樵苏不爨,清淡而已,有似周党之过闵子。” |
策名委质 | 《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策名委质,贰乃辟也。”杜预注:“名书于所臣之策。”孔颖达疏:“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,以明系属之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