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笔成篇的成语故事
拼音 xià bǐ chéng piān
基本解释 形容文思敏捷。同“下笔成章”。
出处 三国 魏 曹植《王仲宣谏》:“发言可咏,下笔成篇。”
下笔成篇的典故
三国时期,曹操的小儿子曹植非常聪明,他读过很多书,做文章是又快又好。曹操故意考他,曹操说自己能言出为论、下笔成文,可以当场作文。他们游览完毕铜雀台,曹植很快就写出《铜雀台赋》受到曹操的夸奖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胸中无墨 | 宋·吴子良《林下偶谈》:“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墨,盖亦有据。” |
徘徊不前 | 成仿吾《长征回忆录》:“林彪又消极抗令,徘徊不前,受到军委的严厉批评。” |
删华就素 | 明·冯梦龙《智囊补·闺智·陈子仲妻》:“孟光桓少君得同心为匹,皆能删华就素,遂夫之高。” |
怀黄佩紫 | 《梁书 陈伯之传》:“,赞帷幄之谋;乘轺建节,奉疆埸之任。” |
虎视鹰瞵 | 清·洪楝园《后南柯·伐檀》:“虎视鹰瞵萃列强,竞称兵要犯封疆。” |
一概而论 | 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九章 怀沙》:“同糅玉石兮,一概而相量。” |
何足介意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度尚传》:“所亡少少,何足介意!” |
一方之任 | 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不足以亢一方之任,窃不胜愤懑。” |
无颜落色 | 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三折:“唬得他无颜落色,惊得他手脚难抬。” |
择善而行 | 唐·魏徵《十渐不克终疏》:“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,岂曰择善而行者乎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