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鼎绝膑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jǔ dǐng jué bìn

基本解释 绝:折断;膑:胫骨。双手举鼎,折断胫骨。比喻能力小,不能负担重任。

出处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秦本纪》:“武王有力,好戏。力士任鄙、乌获、孟说皆至大官。王与孟说举鼎,绝膑。”


举鼎绝膑的典故

春秋时期,秦武王力气很大,喜欢角斗,争强好胜。国内大力士任鄙、乌获、孟说等人均被他任命为达官显宦,经常进行决斗比赛。有一次,秦武王与孟说打赌谁能举起殿前的大鼎,孟说不行。秦武王亲自举鼎,结果折断膝盖骨而死。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言而不信 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施而不仁,言而不信,怒而不威,是以外貌为之者也。”
硝烟弥漫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五卷第一章:“掌子面炮声轰响,硝烟弥漫,成千上万的人二十四小时三班倒,轮番在地下作业。”
满而不溢 《孝经·诸侯章》:“在上不骄,高而不危;制节谨度,满而不溢。”
蜂腰猿背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九回:“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,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:越显得蜂腰猿背,鹤势螂形。”
高姓大名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五回:“宋江、花荣慌忙下马,扶起那两位壮士道:‘且请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?’”
虚费词说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2回:“刘使君与孙将军自来无旧,恐虚费词说。”
心术不正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9回:“宫曰:‘汝心术不正,我故弃汝!’”
啮血为盟 揆郑《哀政闻社员》:“杨度初时,倡言排满,与黄兴、刘揆一啮血为盟,图为刺客,将赫然革命之健者。”
百六阳九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《易》九厄曰:初入元,百六阳九。”
亘古奇闻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:“从来稀有,亘古奇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