惺惺相惜的成语故事
拼音 xīng xīng xiāng xī
基本解释 性格、志趣、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、同情、支持。
出处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:“他若是共小生,厮觑定,隔墙儿酬和到天明,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。”
惺惺相惜的典故
张飞率领一万精兵入川,兵临巴郡城下,打探到守将严颜是个不可多得的将领。张飞几次攻城,严颜就是不出城迎战,张飞只好用计把严颜骗出,几个回合就活捉严颜。严颜拒不投降,张飞待之以礼,终于使严颜归顺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忠臣烈士 | 《隋书·李文博传》:“每读书至治乱得失、忠臣烈士,未尝不反复吟玩。” |
| 躭惊受怕 | |
| 恃才放旷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2回:“杨修为人恃才放旷,数犯曹操之忌。” |
| 一鳞片爪 | 《〈王西彦小说选〉自序》:“现在重读自己这一鳞片爪时,就愈益感觉到,对那个暴风雨前的黑暗时代,我们实在太需要宏伟的史诗了。” |
| 一坐尽惊 | 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:“粲至,年既幼弱,容状短小,一坐尽惊。” |
| 花烛洞房 | 元·王实甫《破窑记》第一折:“到晚来月射的破窑明,风刮的蒲帘响,便是俺花烛洞房。” |
| 行崄侥幸 | |
| 片鳞碎甲 | 梁启超《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》:“虽然,其前此各著述,片鳞碎甲,发明此主义者,固已不少。” |
| 局地吁天 | 《尚书·召诰》:“以哀吁天。” |
| 持正不阿 | 明·范濂《云间据目抄》卷一:“平居议论臧贬,务持正不阿;与人交,不以盛衰为轩轾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