蓬头垢面的成语故事
拼音 péng tóu gòu miàn
基本解释 蓬:蓬草;散乱 ;垢:污秽;脏。形容头发散乱脸上很脏。
出处 《魏书 封轨传》:“君子整其衣冠,尊其瞻视,何必蓬头垢面,然后为贤?”
蓬头垢面的典故
北魏时期,回族人封轨为人正直,喜欢学习,对儒家经典特有研究,他十分注意修饰打扮,有个不修边幅的文人说有学问的人都不注重打扮。封轨回答道:“品行好的人更应注重整洁,并不是蓬头垢面的人才能做贤人的。”那人悻悻而归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沾沾自足 | 宋·吕祖谦《东莱博议》:“立一善,修一行,沾沾自足,怠而不复前矣。” |
侏儒一节 | 汉 桓谭《新论 道赋》引谚语:“侏儒见一节,而长短可知。” |
烟消火灭 |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 忆韦素园君》:“事实不为轻薄阴险小儿留情,曾几何年,他们就都已烟消火灭。” |
以己度人 | 汉 韩婴《韩诗外传》:“圣人以己度人者也,以心度心,以情度情,以类度类,古今一也。” |
忠臣义士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每览史籍,观古忠臣义士,出一朝之命,以徇国家之难。” |
万口一词 | 范文澜、蔡美彪等《中国通史》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:“现在万口一词,愿立永康王,不可更改。” |
沉着痛快 | 宋 严羽《沧浪诗话 诗辩》:“其大概有二,曰优游不迫,曰沉着痛快。” |
哀告宾服 | 元 无名氏《延安府》第一折:“我见他慌悚踌躇,左支右吾,跪在街衢,哀告宾服。” |
百虑一致 | 语出《易 系辞下》:“天下何思何虑,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” |
东野巴人 | 汉·陈琳《答东阿王笺》:“夫听《白雪》之音,观《绿水》之节,然后《东野巴人》,蚩鄙益著。”吕延济注:“东野,下里之音。”宋玉以问曰:“客有歌于郢中都中,其始曰《下里巴人》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