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心相挑的成语故事
拼音 qín xīn xiāng tiāo
基本解释 挑:挑逗。指用琴声表达心意与爱慕之情。
出处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以琴心挑之。”明·屠隆《昙花记》:“你雄姿秀骨风度好,瞥然见把人魂消,又不是琴心相挑,一意愿咏桃夭,谐白发附青霄。”
琴心相挑的典故
西汉时期,辞赋家司马相如在梁孝王死后回到成都老家,他家十分贫寒,生活十分艰难。他的朋友邻邛县令王吉邀请他去大财主卓王孙家去做客。他看上了卓王孙的寡妇女儿卓文君,两人以琴心相挑,回到他那家徒四壁的家,开始过他们清苦的生活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玉佩琼琚 | 唐·韩愈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玉佩琼琚,大放厥词。” |
赌神发咒 | 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八二回:“于是急的经济赌神发咒,继之以哭。” |
东流西落 | 郭沫若《归去来·鸡之归去来》:“再从东京失业下来,只好成为放浪奴隶,东流西落地随着工做的地方向四处的乡下移动。” |
闭门塞窦 | 《宋史 儒林传四 蔡元定》:“若有祸患,亦非闭门塞窦所能避也。” |
寻消问息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通言》卷十三:“今日慕小妹之才,虽然炫玉求售,又怕损了自己的名誉,不肯随行逐队,寻消问息。” |
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窃人之财,犹谓之盗,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。” |
弃文存质 | 范文澜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:“他们首创了弃文存质,保存经意,照原本直译的方法,因而为后来译家所遵守。” |
纹丝没动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51回:“包兴道:‘方才看见了,纹丝没动。’” |
赏不遗贱 | 春秋·齐·晏婴《晏子春秋·内篇问》:“诛不避贵,赏不遗贱,不淫不乐,不遁于哀,尽智导民而不伐焉。” |
罕譬而喻 | 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其言也约而达,微而臧,罕譬而喻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