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
拼音 jǔ qí bù dìng
基本解释 举:拿起;拿着。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。比喻临事犹豫不决;拿不定主意。
出处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弈者举棋不定,不胜其耦。”
举棋不定的典故
春秋时期,卫国人宁殖将国君卫献公驱逐,另立公孙剽为国君。临终前嘱咐儿子宁喜去齐国接回卫献公。宁喜去看望了卫献公表示愿意帮他回国。大夫大叔仪事后对宁喜说:“你这样举棋不定会招致大祸的。”卫献公回国后就杀了宁喜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漏脯充饥 | 晋·葛洪《抱扑子·嘉遯》:“咀漏脯以充饥,酣鸩酒以止渴也。” |
得一知己,死可无恨 | 谢觉哉《知己难》:“所谓‘人之相知,贵相知心’,‘得一知己,死可无恨’。” |
云愁海思 | 唐·李白《飞龙引》之一:“骑龙飞上太清家,云愁海思令人嗟。” |
生事扰民 | 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:“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,以为生事扰民,渐不可长。” |
迁臣逐客 | 宋·张端义《<贵耳集>自序》:“子录非《资治通鉴》,奚益于迁臣逐客?火之久矣。” |
授职惟贤 | 唐·薛登《请选举择贤才疏》:“晋、宋之后,只重门资,为奖人求官之风,乘授职惟贤之义。” |
舍己芸人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,所求于人者重,而所以自任者轻。” |
缙绅先生 | 清·侯方域《新迁颜鲁公碑记》:“海内自缙绅先生山林风雅之士,见者未尝不……” |
一唱众和 | 朱自清《经典常谈·诗经》:“碰到节日,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,唱歌的机会更多。或一唱众和,或彼此竞胜。” |
奉如圭臬 |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22章:“我治军向来注重养廉养耻,‘扬善于公厅,归过于私室’的明教奉如圭臬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