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食存信的成语故事
拼音 qù shí cún xìn
基本解释 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,也要坚持信义。
出处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颜渊》:“曰:‘去食。自古下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’”
去食存信的典故
春秋时期,子贡问孔子有关为政之道。孔子说:“有足够的食物与军事力量,百姓讲信义就可以。”子贡问:“迫不得已要去掉其中一项怎么办?”孔子答道:“去兵”,子贡再问还要去掉其中之一怎么办?孔子道:“去食。自古下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”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个中人 | 宋·苏轼《李颀画山见寄》:“平生自是个中人,欲问渔舟便写真。” |
| 狗急跳墙 | 《敦煌变文集 燕子赋》:“人急烧香,狗急蓦墙。” |
| 执法如山 |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本道言出如箭,执法如山,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。” |
| 发凡起例 | 晋·杜预《春秋左传序》:“其发凡以言例,皆经国之常制。” |
| 三折其肱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定公十三年》:“三折肱知为良医。” |
| 选贤与能 | 《礼记 礼运》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售修睦。” |
| 以身许国 | 《南史 羊侃传》:“久以淡为死,犹复在邪?吾以身许国,誓死行阵,终不以尔而生进退。” |
| 亿辛万苦 | 李大钊《大哀篇》:“民既托庇于其下,在理当负斯责,亿辛万苦,其又何辞。” |
| 悖入悖出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大学》:“是故财聚则民散,财散则民聚。是故言悖而出者,亦悖而入,货悖而入者,亦悖而出。” |
| 相帅成风 | 宋·苏辙《龙川别志》上卷:“谏官之势,自此日横,郑公犹倾身下士以求誉,相帅成风,上以谦虚为贤,下以傲诞为高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