厉兵秣马的成语故事
拼音 lì bīng mò mǎ
基本解释 磨好兵器,喂好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
出处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郑穆公使视客馆,则束载厉兵秣马矣。”
厉兵秣马的典故
春秋时期,秦国、晋国联合围攻郑国,郑国派大臣烛之武单独与秦国结盟,按约秦国派杞子、逢孙和杨孙率军驻在郑国,秦国退兵。杞子派人偷偷回国要秦穆公出兵,秦军就大举进攻,郑国商人弦高冒充使臣警告秦国,秦国只好攻打滑国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遭时定制 | 南朝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崔骃传》:“故圣人执权,遭时定制,步骤之差,各有云设。”李贤注:“遭遇其时而定法制,不循于旧也。” |
| 广土众民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广土众民,君子欲之,所乐不存焉。” |
| 楚楚有致 | 清·余怀《板桥杂记·丽品》:“所居曲房密室,帷帐尊彝,楚楚有致。” |
| 滔天大罪 | 毛泽东《质问国民党》:“这两种错误,都是滔天大罪的性质,都是和敌人汉奸毫无区别的,你们必须纠正这些错误。” |
| 水深火热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如水益深,如火益热,亦运而已矣。” |
| 风移俗改 | 晋·李氏《先贤行状》:“迁济阴太守,以德让为政,风移俗改。” |
| 流落风尘 | 元 范子安《竹叶舟》楔子:“我则为十载萤窗苦学文,惭愧杀万里鹏程未致身,因此上甘流落在风尘。” |
| 饱汉不知饿汉饥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5回:“误了差使,钉子是我碰!你饱人不知饿人饥。” |
| 感激涕零 | 宋 黄庭坚《谢黔州安置表》:“罪深责薄,感激涕零。” |
| 众目具瞻 | 朱自清《“海阔天空”与“古今中外”》:“况内地更有好处,为五方杂处,众目具瞻的上海等处所不及的;如花木的趣味,盆栽的趣味便是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