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不知肉味的成语故事
拼音 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
基本解释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。
出处 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在齐闻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”
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
春秋时期,年轻的孔丘在季府赶车,曾偷偷去季府乐师师襄子那里去学琴,也能练几曲。后来师襄子得罪了季武子被赶出季府,在外沿街乞讨与卖艺。孔子在街头遇到落魄的琴师,诉说他当年在齐国听到《韶乐》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负鼎之愿 | 西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七卷:“伊尹故有莘氏僮也,负鼎操俎调五味,而立为相,其遇汤也。” |
| 各霸一方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3回:“方今天下分崩,英雄并起,各霸一方。” |
| 极天爬地 | |
| 凡胎肉眼 | 明·汪道昆《洛水悲》:“你每凡胎肉眼,怎得见国色天香?” |
| 生妖作怪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9回:“及至时运衰微,禄命将终之日,不但众散亲离,人心背叛,即魑魅魍魉也都来了,生妖作怪,播弄着你,所谓人衰鬼弄人是也。” |
| 卷甲束兵 | |
| 扶急持倾 |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》序:“故其谋扶急持倾,为一切之权。” |
| 恒河之沙 |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》:“夫死生转毂,因果循环,如恒河之沙,积数不可以测算。” |
| 半死半生 | 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龙门之桐,高百尺而无枝……其根半死半生。” |
| 群情激昂 | 林语堂《买鸟》:“假使我有一天须现身在群情激昂的公众之前,想要消除一群恨我入骨欲得我而甘心的中国民众的怒气的时候,应该怎么办了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