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兰燕桂的成语故事
拼音 xiè lán yàn guì
基本解释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辈。
出处 谢兰,系“谢庭兰玉”之省称;燕桂,《宋史·窦仪传》载:“仪学问优博,风度峻整。弟俨、侃、偁、僖,皆相继登科。冯道与禹钧(窦仪父)有旧,尝赠诗,有‘灵椿一株老,丹桂五枝芳’之句,缙绅多讽诵之。”时称窦氏兄弟为燕山五龙。
谢兰燕桂的典故
南朝宋时期,窦仪学问优博,风度峻整。他的兄弟俨、侃、偁、僖都相继榜上有名。冯道与窦仪的父亲窦禹钧关系要好,就送他“灵椿一株老,丹桂五枝芳”诗句,当时人们羡慕地称赞他们五兄弟为“燕山五龙”或比喻为“谢兰燕桂”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逐影寻声 | 《明史·外戚传序》:“在廷诸臣好为危言激论,汰如寿宁兄弟,庸驽如郑国泰,已逐影寻声,抨击不遗余力。” |
书声琅琅 |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三:“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,闻书声琅琅,怪旷野那得有是。” |
贫无立锥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食货志》:“富者田连阡伯,贫者亡立锥之地。” |
洋为中用 | 毛泽东《对中央音乐学院的意见的批示》:“古为今用,洋为中用。” |
默默无语 | 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一回:“杨御史见苏御史词色不顺,便默默无语。” |
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 |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:“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;赏罚若明,其计必成。” |
畏影而走 | 宋·欧阳修《六一居士传》:“子欲逃名者乎,而屡易其号,此庄生所消畏影而走乎曰中者也。” |
轻手软脚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8卷:“忽听得贺司户船中剪刀声响,遂悄悄的轻手软脚,开了窗儿,跨将出去。” |
镌骨铭心 | 李大钊《国民之薪胆》:“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,宜镌骨铭心,纪其深仇大辱者,有三事焉:曰甲午,曰甲辰,曰甲寅。” |
擅离职守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4回:“见面之后,不由分说,拿随太爷一把辫子,说他擅离职守,捏称回任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