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头蛇尾的成语故事
拼音 hǔ tóu shé wěi
基本解释 头大像老虎一样;尾巴像蛇一样细。比喻做事有始无终;起初声势很大;后来劲头很小。
出处 元 康进之《李逵负棘》第二折:“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,转背言词说是非,这厮狗行狼心,虎头蛇尾。”
虎头蛇尾的典故
清朝时期,官场十分腐败,只要有钱就可以捐官。京城的都老爷给皇上上奏折要求整顿吏治。湖南巡抚接到皇上的指令,立即组织手下的文武百官进行考试,并声言对请人代考的人斩立决,当场抓了他二少爷的枪手,此事就只好虎头蛇尾了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两雄不并立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七章:“古语云‘两雄不并立’,何能风雨同舟?” |
奇耻大辱 | 清 程道一《鸦片之战演义》:“回忆当年的议和,不止丧权失利,实为独立国的奇耻大辱。” |
膝行而进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在宥》:“黄帝顺下风,膝行而进,再拜稽首而问曰。” |
瑶林琼树 |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太尉神知高彻,如瑶林琼树,自然是风尘外物。” |
成则为王,败则为寇 | 孙中山《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演讲》:“中国历史上有一习惯,所谓成则为王,败则为寇,但近代文明国家,不是如此。” |
言行不一 | 《逸周书 官人》:“言行不类相似,始终相悖。” |
覆宗灭祀 | 汉·张超《诮青衣赋》:“晋获骊戎,毙怀恭子,有夏取仍覆宗灭祀。” |
惮赫千里 | 《庄子·外物》:“白波若山,海水震荡,声侔鬼神,惮赫千里。” |
跃马扬鞭 | 元·王实甫《丽春堂》第一折:“一个个跃马扬鞭,插箭弯弓。” |
朝闻道,夕死可矣 | 《论语 里仁》:“子曰:‘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