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缶钟惑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èr fǒu zhōng huò

基本解释 二:疑,不明确;缶、钟:指古代量器。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。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。

出处 战国 宋 庄周《庄子 天地》:“以二缶钟惑,而所适不得矣。”


二缶钟惑的典故

战国时期,哲学家庄周在《庄子》中讲述“二缶钟惑”的道理:有三人同做一事,一人迷惑则事可成;有两人迷惑,事则不成。现在天下人都迷惑了,高雅的思想进入不了人们的意识,而对低级庸俗的东西感兴趣,就像对缶钟的容量搞不清一样。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表里相符 明 方孝孺《王待制私谥议》:“惟三代之学,本诸身心,著于行事,发于文辞,表里相符,华质不爽。”
争多竞少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开,还是二位伯伯总管在那里,扶持小儿女大了,但凭胡乱分些便罢,决不敢争多竞少。”
以宫笑角 北齐·刘昼《新论·文武》:“今代之人,为武者则非文,为文者则嗤武,各执其所长而相是非,犹以宫笑角,非适才之情,得实之论也。”
雄师百万 《宣和遗事》第三集:“李密袒臂一呼,聚雄师百万,占了中原。”
罪应万死 《晋书 苻坚载记下》:“弟冲不识义方,孤背国恩,臣罪应万死。”
奇庞福艾 《新唐书·李勣传》:“临事选将,必訾相其奇庞福艾者遣之。”
鱼龙曼延
刮垢磨光 唐 韩愈《劝学解》:“占小善者率以录,名一艺者无不庸。爬罗剔抉,刮垢磨光。”
纤介之祸 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孟尝君为相数十年,无纤介之祸者,冯谖之计也。”
豪厘之差,将致千里 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然某等区区,实恐理失于内,事败于外,豪厘之差,将致千里,使荆蛮乖离,西嵎不守,唇亡齿寒,侵逼无限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