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馈十起的成语故事
拼音 yī kuì shí qǐ
基本解释 吃一顿饭的时间要起来十次。形容事务繁忙。
出处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汜论训》:“当此之时,一馈而十起,一沐而三捉发,以劳天下之民。”
一馈十起的典故
大禹因为治水有功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个君主,他告诉百姓要找他办事得敲五种不同的声音,即钟声、鼓声、磬声、召声和绎声。百姓纷纷去找他,他经常是“一馈而十起,一沐而三捉发,以劳天下之民。”热情地听取群众意见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 
|---|---|
| 心织笔耕 | 唐 冯贽《云仙杂记》第九卷:“《翰林盛事》云:‘王勃所至,请托为文,金帛丰积,人谓心织笔耕。’” | 
| 操必胜之券 |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明法解》:“故明主操必胜之数,以治必用之民。” | 
| 碍难遵命 |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64回:“防务吃紧,兵不敷用,职守所在,碍难遵命。” | 
| 广寒仙子 | 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伯喈牛小姐赏月》:“环珮湿,似月下归来飞琼。那更,香鬓云鬟,清辉玉臂,广寒仙子也堪并。” | 
| 一秉至公 | 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十回:“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,委差委缺,仍旧是一秉至公。” | 
| 干劲冲天 | 曹禺《杂谈文艺工作》:“唐弢同志提起他看见的一幅画,画的是一竿笔直的墨竹上题‘干劲冲天’。” | 
| 天崩地裂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大树坡义虎送亲》:“忽地乱喇的一声响亮,如天崩地裂,一件东西向前而坠。” | 
| 台阁生风 | 《晋书 傅玄传》:“每有奏劾,或值日暮,捧白简,整簪带,竦踊不寐,坐而待旦。于是贵游慑伏,台阁生风。” | 
| 抟沙嚼蜡 | 元·杨立斋《哨遍》:“世事抟沙嚼蜡,等闲荣辱休惊讶。” | 
| 蜂拥而上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,扫红、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,蜂拥而上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