庚癸之呼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gēng guǐ zhī hū

基本解释 庚、癸:军粮的隐语。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。后指向人借钱。

出处 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记载: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、鲁等国会盟,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。回答说:“梁则无矣,粗粮有之,若登首山以呼,曰:‘庚癸乎!’则诺。”


庚癸之呼的典故

春秋时期,吴王夫差与晋、鲁等国会盟,吴国大夫申叔仪向鲁国大夫公孙有山氏借军粮,大家不好直说,只好用隐语代替。鲁国大夫公孙有回答说:“高梁已经没有了,粗粮还有一些,到时登上山高声呼喊:‘庚癸乎!’我们就知道了。”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相辅相成 明·张岱《历书眼序》:“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;而后二者之说始得无蔽。”
担惊受怕 元 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三折:“俺出门红月乍平西,归时犹未夕阳低,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。”
风烛残年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1回:“只这风烛残年,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,望肚子里流。”
落井下石 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仅如毛发比,反眼若不相识,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
突如其来 《周易 离》:“象曰:‘突如其来如无所容地。’”
好事不出门,恶事行千里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僧问绍宗:‘如何是西来意?’绍宗曰:‘好事不出门,恶事行千里。’”
声色犬马 宋 苏辙《龙川别志》上卷:“不然,血气方刚,若不留意声色犬马,则土木、甲兵、祷祠之事作矣。”
叶落知秋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天童华禅师法嗣》:“动弦别曲,叶落知秋,举一明三。”
不顾一切 叶圣陶《孤独》:“既然见到一点儿光,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。”
废话连篇 毛泽东《<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>的按语》:“有时废话连篇,有时又尽量简古,好象他们是立志要让读者受苦似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