凭虚公子的成语故事
拼音 píng xū gōng zǐ
基本解释 凭:依托。比喻假设的人或事。
出处 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有凭虚公子者,心奓体忲。”
凭虚公子的典故
西汉时期,司马相如写的《子虚赋》深得汉武帝的喜爱。《子虚赋》讲楚王派子虚去访问齐王。齐王率全国游猎能手陪同子虚外出打猎。子虚竭力向陪同的乌有先生吹嘘楚王的游猎盛况,故意贬低齐王。乌有先生立即替齐王辩驳,向子虚发难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监临自盗 | 曾慥《类说》卷二引《名臣传 杜衍》:“衍在中书,权幸欲去之,以舜钦监进奏院市故纸监临自盗除名,以撼动衍,衍亦以此求退。” |
| 骨肉之恩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8回:“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,委卿以兵马之重乎?” |
| 济胜之具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栖逸》:“许询好游山水,而体便登垑,时人云:‘许非徒有胜情,实有济胜之具。’” |
| 体国安民 | 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唐德宗》:“柳考当日户口虚盈之数,而晏体国安民之心,不可没矣。” |
| 缩衣节口 | 宋 苏轼《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》:“农民之家,量入为出,缩衣节口,虽贫亦足。” |
| 独树不成林 | 《古今乐录》:“梁曲曰:独柯不成树,独树不成林。” |
| 少小无猜 | 唐·李白《长干行》诗:“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” |
| 置而不问 | 宋·苏轼《汉文帝之行事有可疑者三》:“上林令吏之不材,而虎圈啬夫,才之过人者也,才者遗而不录,不才者置而不问,则事之不废坏者有几?” |
| 恬不为意 | 宋·苏轼《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》:“岂有仁圣在上,群贤并用,而肯恬不为意乎。” |
| 嘲风弄月 | 唐·白居易《将归渭村先寄舍弟》诗:“咏月嘲风先要减,登山临水亦宜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