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行虎步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lóng xíng hǔ bù

基本解释 行走的姿态像龙那样威武;像老虎那样矫健。多形容人的举止行动威仪庄重;如龙虎不凡。旧时指帝王的仪态。

出处 《宋书 武帝纪》:“刘裕龙行虎步,视瞻不凡,恐不为人下,宜蚤为其所。”


龙行虎步的典故

晋朝时期,刘裕仪表不凡,走路像龙在行走、虎在迈步,气概威风雄壮,他看问题与众不同。桓玄篡夺晋朝政权,刘裕起兵讨伐,迎立安帝,被封为宋公。他平定南燕、后燕、秦这些自立为王的国家。公元420年,他废晋而建立宋朝,为宋武帝。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国无二君 《礼记·丧服四制》:“天无二日,土无二王,国无二君,家无二尊。”
非罴非熊 清·张岱《祭少师朱恒岳公文》:“公之功烈,如岳如嵩,公之遇合,非罴非熊。”
否终则泰 《易·杂卦》:“否泰,反其类也。”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时过于期,否终则泰。”
同符合契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策传》:“术甚奇之,以坚部曲还策”裴松之注引《吴历》:“一与君同符合契,有永固之分,今便行矣。”
买东买西 明 李开先《林冲宝剑记》第29出:“买东买西使官钱,点驴点马是买卖。”
泪干肠断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2回:“气的彩云哭个泪干肠断。”
你不仁,我不义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回:“他无仁,我无义。公子必欲免祸,非行大事不可。”
损己利人 明·李贽《与庄纯夫书》:“孝友忠信,损己利人,胜似今世称学道者。”
至智弃智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任数》:“至智弃智,至仁忘仁,至德不德,无言无思。”
一笔勾断 宋·陈亮《与吴益恭书》:“此事今已一笔勾断云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