豁然开朗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huò rán kāi lǎng

基本解释 豁然:开阔敞亮的样子;开朗:地方开阔;光线充足、明亮。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;心情十分舒畅。

出处 晋 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”


豁然开朗的典故

晋朝时期,陶渊明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,毅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,辞官归隐。他在《桃花源记》中构想一个没有阶级、没有剥削的太平世界:“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便舍船,从口入。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”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被甲枕戈 《新五代史 杂传十二 刘词》:“词居暇日,常被甲枕戈而卧。”
箪瓢陋室 明·方孝孺《祭太史公》:“箪瓢陋室,若饫万钟。”
神籁自韵 汉·桓麟《西王母传》:“瑶干千寻,无风而神籁自韵,琅琅然皆九奏八会之音也。”
识微见远 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第11卷:“是时海禁初开,恭恪此奏可谓识微见远。”
寻头讨脑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7卷:“自此日逐寻头讨脑,动辄便是一顿皮鞭,打得体无完肤。”
一身两任 唐·韩愈《圬者王承福传》:“一身而二任焉,虽圣者不可为也。”
奋不虑身 《宋史·赵汝愚传论》:“汝愚独能奋不虑身,定大计于顷刻。”
无偏无颇 汉·王符《潜夫记·释难》:“无偏无颇,亲疏同也。”
疏财尚气 宋·沈俶《谐史·戴献可仆》:“四明戴献可者,疏财尚气,喜从贤士大夫游处,而家世雄于财。”
引绳排根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灌夫传》:“亦欲倚夫引绳排根生平慕之后弃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