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所畏惧的成语故事
拼音 wú suǒ wèi jù
基本解释 畏惧:害怕。没有什么可害怕的。形容什么也不怕。
出处 《魏书 董绍传》:“此是绍之壮辞,云巴人劲勇,见敌无所畏惧,非实瞎也。”
无所畏惧的典故
南北朝时期,北魏发生内乱,董绍上书希望能统率三千瞎眼的巴人定能将叛军消灭,肃宗看了奏折问太监徐绍巴人是否瞎眼,徐绍对肃宗说这是董绍的豪言壮语,说巴人非常骁勇凶悍,见了敌人无所畏惧,奋勇杀敌。肃宗下令让董绍立刻去平叛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黯然神伤 | 清 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女更黯然神伤,泫然流涕。” |
| 天缘凑合 | 元·石子章《竹坞听琴》第四折:“这婚姻是天缘凑合。” |
| 奇技淫巧 | 《尚书 泰誓下》:“作奇技淫巧,以悦妇人。” |
| 断子绝孙 | 元 柯丹邱《荆钗记 执柯》:“你再不娶亲,我只愁你断子绝孙谁拜坟。” |
| 援笔立就 |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6卷:“华安不假思索,援笔立就,手捧所作呈上。” |
| 入文出武 | 唐·张说《河西节度副大使都督安公碑》:“总军挟郡,入文出武。三十年间,式遏戎虏。” |
| 生气勃勃 | 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15卷:“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,家人误抄十余章,余读之,生气勃勃,悔知公未尽。” |
| 一偏之论 | 宋·朱熹《答沈叔晦书》:“前日务为学而不观书,此固一偏之论。” |
| 凿壁偷光 | 晋 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 |
| 枭首示众 |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9卷:“汪革照律该凌迟处死,仍枭首示众,决不待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