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毛不拔的成语故事
拼音 yī máo bù bá
基本解释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。形容为人十分吝啬;自私。
出处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”
一毛不拔的典故
墨子,名翟,是站国时期的大思想家,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:他主张“兼爱”,反对战争。差不多与墨子同一时期,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,反对墨子的“兼爱”,主张”贵生”“重已”,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,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,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。有一次,墨子的学生离滑厘问杨朱道:“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,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,你干不干?”“天下人的问题,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!”离滑厘又说:“假使能的话,你愿意吗?”杨朱默不作答。当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、儒家学派代表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:“杨子主张的是‘为我’,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,能使天下人得利,他也是不干的,而墨子主张‘兼爱’,只要对天下人有利,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,走破了脚板,他也是甘心情愿的。”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国家多故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钟会传》:“方国家多故,未遑修九伐之征也。” |
| 持衡拥璇 | 《北齐书 文宣帝纪》:“昔放勋驰世,沉璧属子;重华握历,持衡拥璇。” |
| 日朘月减 | 宋·司马光《乞罢将官状》:“自转运使知州以下,白直及迎送之人,日朘月减,出入导从,大为萧条。” |
| 玲珑小巧 | 秦牧《粗犷与细腻》:“而这一切,又使草虫显得更加玲珑小巧了。” |
| 云散高唐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终久是云散高唐,水涸湘江。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,何必枉悲伤?” |
| 背信负义 | 郭沫若《笑早者,祸哉》:“我根本就没有料到,希特勒竟发狂到这样的地步,在一年以前就背信负义,开始去侵犯苏联。” |
| 抱头缩项 | 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二折:“着那俊才郎倒戈甲,抱头缩项。” |
| 鸿毳沉舟 | 《新论·慎隙》:“鸿毳性轻,积之沉舟。” |
| 话里藏阄 | 《水浒传》第三七回:“宋江不晓得梢公话里藏阄,在船舱里悄悄的和两个公人说:‘也难得这个梢公救了我们三个性命。’” |
| 千秋万古 | 唐·刘希夷《公子行》:“百年同谢西山日,千秋万古北邙尘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