猿猴取月的成语故事
拼音 yuán hóu qǔ yuè
基本解释 比喻愚昧无知。也比喻白费力气。
出处 宋·黄庭坚《沁园春》词:“镜里拈花,水中捉月,觑着无由得近伊。”
猿猴取月的典故
传说古代波罗奈城有五百猕猴,有一天五百猕猴游行林中,见树下井中有月亮的倒影,猕猴王就对所有的猕猴说:“今天月亮掉到井里,我们大家得想办法捞出来挂到天上去。”于是这些猴子就在树一只接一只地往井中延伸,结果树枝断,全部落井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 
|---|---|
| 逐流忘返 | 章炳麟《文学说例》:“不通斯例,则古义不完,逐流忘返,则谬说滋起。” | 
| 白帢青衫 | 宋 谢翱《送袁太初归剡原》诗:“风帆送客到夷州,白帢青衫谈不朽。” | 
| 标情夺趣 | 明 汤显祖《邯郸记 极欲》;“只有教坊之女,搅筝琶,舞《霓裳》,乔合生,大迓鼓,醉罗歌,调笑令,但是标情夺趣,他所事皆知。” | 
| 哑然而笑 | 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越王无余外传》:“禹乃哑然而笑。” | 
| 横驱别骛 | 清·恽敬《与卫海峰先生同年书》:“本朝魏叔子,多结交淡泊奇玮之士,为寿序抑扬抗坠,横驱别骛,力脱前人之所为。” | 
| 七步奇才 | 清·程允升《幼学故事琼林·文事》:“七步奇才,羡天才之敏捷。” | 
| 擿埴冥行 | 章炳麟《论汉字统一会》:“岂日本语通儒其材力必不汉人若?正由素未识字,故擿埴冥行如此也。” | 
| 锦瑟年华 | 唐·李商隐《锦瑟》诗:“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” | 
| 贻范古今 | 唐·孙揆《令应传》:“今则公之教可以精通显晦,贻范古今。” | 
| 澄思渺虑 | 清·宗稷辰《姚適庵怡柯草堂诗赋抄序》:“然而澄思渺虑,顺事婉陈,虽处危急烦扰之地,而所宣不失其和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