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倨后卑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qián jù hòu bēi

基本解释 倨:傲慢。卑:谦卑,恭顺。先傲慢后恭顺。亦作“前倨后恭”、“后恭前倨”。

出处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苏秦曰:‘嫂何前倨而后卑也。’”


前倨后卑的典故

战国时期,纵横家苏秦求父亲给他新皮袍和百两黄金,前去秦国游说他的政治主张,没有成功只好灰溜溜地回家,嫂子连饭都不给他吃。他并没灰心,闭门读书,甚至用锥刺股来提醒自己,后来他成为六国的丞相,回家时嫂子跪地不敢抬头。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不是冤家不聚头 《京本通俗小说 西山一窟鬼》:“这个不是冤家不聚会。好教官人得知,却有一头好亲在这里。”
恨之入骨 晋 葛洪《<抱朴子外篇>自序》:“见侵者则恨之入骨,剧于血仇。”
近水楼台先得月 宋 俞文豹《清夜录》:“范文正公镇钱唐,兵官皆被荐,独巡检苏麟不见录,乃献诗云:‘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为春。’公即荐之。”
全力以赴 清 赵翼《二十二史札记》:“故凡可以得名者,必全力以赴,好为苟难,遂成风俗。”
山水相连
众口一词 唐 令狐楚《谢赐冬衣状》:“自臣而下,万口一声。”
防不及防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67回:“可见小人之伺君子,每于所忽,有防不及防者也。”
目指气使 西汉 刘向《说苑 君道》:“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,则厮役之材至矣;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,则人臣之材至矣。”
首唱义兵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荀彧传》:“自天子播越,将军首唱义兵,……虽御难于外,乃心无不在王室。”
饭坑酒囊 汉·王充《论衡·别通》:“饱食快饮,虑深求卧,腹为饭坑,肠为酒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