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过则喜的成语故事
拼音 wén guò zé xǐ
基本解释 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失;就心里高兴。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。过:过失、错误。
出处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子路,人告之以有过则喜。”
闻过则喜的典故
战国时期,孟子对他的弟子们谈到勇于接受批评的问题时,举出历史上三个善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,即子路、禹和舜。春秋时鲁国人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,他为人诚实,刚直好勇,别人指出他的缺点时,他虚心接受并且十分高兴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无名英雄 | 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·绪言》:“诚以他日救此一方民者,必当赖将来无名之英雄也。” |
| 桑间之音 |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音初》:“世浊则礼烦而乐淫,郑卫之声,桑间之音,此乱国之所好,衰德之所说。” |
| 天下鼎沸 | 三国·魏·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由是天下鼎沸,奸凶并争。” |
| 粗俗之辈 | |
| 自我吹嘘 | 孙犁《芸斋琐谈》:“别人的客气话,一变而成了自我吹嘘。” |
| 旁文剩义 | |
| 砥行立名 | 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闾巷之人,欲砥行立名者,非附青云之士,恶能施于后世哉?” |
| 说条念款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75回:“你家汉子说条念款说将来,我趁将你家来了?这也不难的勾当,等他来家,与了我休书,我去就是了。” |
| 千日醉酒 | |
| 上无片瓦,下无立锥之地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:“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,学人向什么处立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