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一知二的成语故事
拼音 wén yī zhī èr
基本解释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。形容善于类推。
出处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赐也何敢望回?回也闻一以知十,赐也闻一以知二。”
闻一知二的典故
春秋时期,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口才很好,很有外交才能。齐国田常想进攻鲁国,孔子派子贡前去游说,子贡于是挑起齐国、吴国、晋国之间的矛盾,让鲁国免战。孔子问子贡与颜回哪一个优秀一些,子贡说颜回闻一知十,自己只能闻一知二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乐事劝功 |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王制》:“无旷土,无游民,食节事时,民咸安其居,乐事劝功。” |
心平气定 | 三国·魏·阮籍《乐论》:“言至乐使人无欲,心平气定,不以肉为滋味也。” |
残汤剩饭 | 元·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三折:“我三个孩儿都下在死牢中,我叫化了些残汤剩饭,送与孩儿每吃去。” |
遁名改作 | |
剜肉做疮 | 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下卷:“欲于静坐时,将好名好货等根,逐一搜寻扫除廓清,恐是剜肉做疮否?” |
谈优务劣 | 《晋书·山涛王戎等传赞》:“浚冲居鼎,谈优务劣。” |
喜则气缓 | 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喜则气缓,……喜则气和志达,荣卫通利,故气缓矣。” |
三求四告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0回:“嫌我不好,谁叫你们瞎了眼,三求四告的,跑了我们家做甚么去了?” |
高情厚爱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7回:“非是小弟深谋远虑,一则承单二哥高情厚爱,不忍轻抛此地,二则小女在单二哥处打扰,颇有内顾萦心。” |
局地钥天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