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中敌国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zhōu zhōng dí guó

基本解释 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。比喻大家反对,十分孤立。

出处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若君不修德,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。”


舟中敌国的典故

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吴起听说魏文侯很聪明贤能,就去投靠魏国,被任命魏军的统领,对付秦国和韩国。魏文侯死后,魏武侯乘船时说江山多美好。吴起说如不施行仁政,那么共乘的小船上也会有敌国的存在,魏武侯赞同他的观点。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兵不接刃 《吕氏春秋 怀宠》:“兵不接刃,而民服若化。”
含血潠人
玉石俱烬 北齐·邢子才《广平王碑文》:“群心在辰,横流具及,山崩川斗,星筼日销,昆岳既毁,玉石俱烬。”
衣冠云集 明·梅鼎祚《玉合记·还玉》:“丹墀下玉皋星联,绮席上衣冠云集。”
携儿带女 巴金《谈<家>》:“有时候一天中间谣言四起,居民携儿带女搬进租界。”
势不并立 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臣与二虏,势不并立。”
剽疾轻悍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兵略讯》:“剽疾轻悍,勇敢轻敌。”
决狱断刑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郭躬传》:“躬家世掌法,务在宽平,及典理官,决狱断刑,多依矜恕,乃条诸重文可以轻者四十一事奏之,事皆施行,著于令。”
握纲提领 晋·潘尼《答傅咸》诗:“忽荷略纽,握纲提领;矫矫贞臣,惟国之屏。”
旗布星峙 汉·王粲《游海赋》:“若夫长洲别岛,旗布星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