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不窥园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

基本解释 窥:偷看。眼睛看不见园中的景色。形容学习、研究专心致志。

出处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董仲书传》:“下帷讲诵,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,或莫见其面。盖三年不窥园,其精如此。”


三年不窥园的典故

西汉时期,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,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,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,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,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。后来他被征为博士,公开聚众讲学,弟子遍布四方。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见怪非怪,其怪自害 明·无名氏《白兔记·牧牛》:“见怪非怪,其怪自害。”
招权纳赂 《元史·朴不花传》:“不花骄恣无上,招权纳赂,奔竞之徒,皆出其门,骎骎有赵高、张让、田令孜之风。”
云悲海思 《梁书·豫章王综传》:“窥明镜,罢容色,云悲海思徒揜抑。”
招权纳赇 《明史·石亨传》:“因劾亨招权纳赇,肆行无忌。”
羊踏菜园 清·韩廷锡《山中答孟韩妹书》:“二哥在山中,已是长素,忽寄若干肉至,得无羊踏菜园乎?”
鸾跂鸿惊 宋·黄伯恩《法帖刊误·王大令书上》:“才披尺许目增明,鸾跂鸿惊欲飞逝。”
出言无状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3回:“他小主人下了第,正没好气,他却自以为本事大的了不得,便出言无状起来。”
樽前月下 清·龚自珍《与吴虹生书八》:“弟此节俗冗,焦头烂额,对月对酒皆不乐。樽前月下,尚有剥啄之声,如御十万敌,必须在家首先搪拒,竟无福前来望见颜色矣。”
谗慝之口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愿以间执谗慝之口。”
蜂舞并起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水、旱、饥、蝝、蛊、螟、蜂舞并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