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生取义的成语故事
拼音 shě shēng qǔ yì
基本解释 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。舍生:舍弃生命。
出处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
舍生取义的典故
春秋末期,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。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赵襄子,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放了他。后来他把全身漆成癞子,吞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,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调三斡四 | 元·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三折:“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,调三斡四,说人好歹,讦人暧昧。” |
公道合理 | 西戎《纠纷》:“工要评的公道合理,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。” |
负坚执锐 | 宋·文莹《玉壶清话》第七卷:“君等久负坚执锐,卫驾远征。” |
通前澈后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6回:“只要这等通前澈后一算,就知道这书不是脱岔露空了。” |
鲁莽灭裂 | 《庄子·则阳》:“君为政焉勿卤莽,治民焉勿灭裂。” |
貌是心非 |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》:“汝近乃作负心事,知从前规言矩步,皆貌是心非,今不复畏汝矣。” |
恩高义厚 | 徽剧《赠剑》:“蒙公主不弃臣陋,恩高义厚。” |
翻箱倒笼 |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15卷:“翻箱倒笼,满屋寻一个遍,那有些影儿。” |
不断如带 | 《新唐书 韩愈传赞》:“自晋汔隋,老佛显行,圣道不断如带。” |
艰难困苦 | 清 李渔《巧团圆 书帕》:“怎奈爹爹过于详慎,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,才与他完姻缔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