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不护短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jué bù hù duǎn

基本解释 护短:自讳过失。指丝毫不护着自己的短处或过失。

出处 明·吕坤《呻吟语》第二卷:“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。人能不护短,则长进至矣。”


绝不护短的典故

明朝初期,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多宝寺请来一个老秀才给太子当老师。这个秀才教书特别严格,太子特别顽皮,不听教诲而且不把老师放在眼里。秀才动手教训他被朱元璋看见,要求放他一马。皇后马娘娘立即制止朱元璋的行为,绝不护短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虚舟飘瓦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:“方船济乎江,有虚船从一方来,触而覆之,虽有忮心者,必无怨色。”
袅娜娉婷 清 烟水散人《合浦珠》第三回:“这赵友梅年方二八,巧慧绝伦,言不尽袅娜娉婷,真乃是天姿国色。”
大节不夺 《论语·泰伯》:“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”
出谷迁乔 《诗经 小雅 伐木》:“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
琼浆玉液 明 朱有炖《赛娇客》第三折:“我这里高捧着琼浆玉液,他那里低唱着梁州第七。”
木雁之间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山木》:“昨日山中之木不材得终其天年,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,先生将何处?”
哀感中年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谢太傅(安)语王右军(王羲之)曰:‘中年伤于哀乐,与亲友别,辄作数是恶。’”
日程月课 清·莫友芝《〈巢经堂诗钞〉序》:“[子尹]不肯以诗人自居。当其兴到,顷刻千言;无所感触,或经时不作一字,又脱稿不自收拾,子弟钞存十之三四而已。而其盘盘之气,熊熊之光,浏漓顿挫,不主故常,以视近世日程月课,楦酿篇牍,自张风雅者,其贵贱何如也?”
无边苦海 明·许三阶《节侠记·订访》:“打破了几座愁城,跳出那无边苦海。”
有女怀春 《诗·召南·野有死麇》:“野有死麇,白茅包之。有女怀春,吉士诱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