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口逃生的成语故事
拼音 hǔ kǒu táo shēng
基本解释 从老虎嘴里逃脱出来。比喻从险境中逃出来。也作“虎口余生”。
出处 元 无名氏《朱砂担滴水浮沤记》第一折:“我如今在虎口逃生,急腾腾再不消停。”
虎口逃生的典故
宋朝湖州农民朱泰家贫,靠打柴为生养活家中老母。一次打柴途中碰到一只老虎,他被老虎扑在地上,他大喊:“我死了,老母怎么办?”老虎被吓跑。乡亲们赶来看他,庆贺他从老虎嘴里逃出,把他的名字改为朱虎残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暗箭伤人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3回:“但是杀下马的,各自抬回本阵,不许暗箭伤人,亦不许抢掳尸首。” |
| 笃实好学 | 《北史·张衮传》:“衮笃实好学,有文才。” |
| 大吃一惊 |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8卷:“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,回身便走,来到后边,望后倒了。” |
| 从恶是崩 | 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谚曰:‘从善如登,从恶是崩。’” |
| 穷心剧力 | 宋·王令《答刘公著微之书》:“今夫穷心剧力,茫然日以雕刻为事,而不暇外顾者,其成何哉?” |
| 起偃为竖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钟繇传》:“繇欲轻减大辟之条,以增益刖刑之数,此即起偃为竖,化尸为人矣。” |
| 达士通人 | 宋·陆游《雍煕请机老疏》:“伏望尊官长者,达士通人,共燃续慧命灯,不惜判虚空笔,起难遭想,结果胜缘。” |
| 子子孙孙 | 《书·梓材》:“欲至于万年惟王,子子孙孙永保民。” |
| 家喻户晓 | 宋 楼钥《缴郑熙等免罪》:“而遽有免罪之旨,不可以家谕户晓,必有轻议于下者。” |
| 雁影分飞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马介甫》:“甚而雁影纷飞,涕空沾于荆树,鸾胶再觅,变遂起于芦花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