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窍不通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yī qiào bù tōng

基本解释 窍:洞;这里指心窍。一窍都不是贯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闭塞、愚钝。

出处 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过理》:“杀比干而视其心,不适也。孔子闻之曰:‘其窍通,则比干不死矣。’”高诱注:“纣性不仁,心不通,安于为恶,杀比干,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。”


一窍不通的典故

殷纣王,是商朗的末代帝王,是一个被老百姓所怨恨的暴君。

他整日胡作非为,并不尽心朝政,沉湎于酒色,轻信宠纪担己的谗言,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。

纣王有一个臣子叫比干,是一位忠心的良臣。他看到纣王如此昏庸,心中十分着急,多次苦口婆心劝谏纣王改邪归正,为民多做好事。

有一次,纣王听信了妲己的话,下令杀害了无辜的梅伯,并要把梅伯剁成肉酱。比干知道此事后,又急忙劝谏纣王,希望他不要听信妲己的谗言,错杀无辜,并说这样下去是要亡国的。比干一连几天极力劝谏纣王,引起了纣王的极大不满。

纣王愤怒地嚷道:“我早就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,我要把他杀了,取出心来看个究竟!”纣王果真杀了比干,并挖出了他的心。孔子说起这件事,感叹道:“纣王心窍不通,如果通了一窍,那么比干就不会被杀害了!”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千水万山 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尸解》:“我只道轻魂弱魄飞能去,又谁知千水万山途转修。”
男倡女随 《孔丛子·嘉言》:“十五许嫁而后从夫,是阳动而阴应,男唱而女随之义也。”
挟泰山以超北海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挟泰山以超北海,语人曰:‘我不能’。是诚不能也。”
无事生事 明·李贽《读<金滕>》:“无风扬波,无事生事。”
澄沙汰砾 清 恽敬《祭张皋文文》:“志合心齐,如金在熔,澄沙汰砾,以精为同。”
老熊当道 清·钱谦益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》之五:“老熊当道踞津门,一旅师如万骑屯。”
恩怨了了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续黄粱》:“恩怨了了,颇快心意。”
尿流屁滚 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四折:“你要问俺名姓,若说出来,直唬得你尿流屁滚。”
相因相生 明·谢榛《四溟诗话》第四卷:“夫因朴生文,因拙生巧,相因相生,以至今日。”
秦皇汉武 宋·孔平仲《续世说·直谏》:“此秦皇汉武之所行,非二帝三王之事业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