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水不救近火的成语故事
拼音 yuǎn shuǐ bù jiù jìn huǒ
基本解释 比喻在遥远的地方或较长的时间以后;虽然能找到解救的办法;但解救不了眼前的急难。
出处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说林上》:“失火而取水于海,海水虽多,火必不灭矣。远水不救近火也。”
远水不救近火的典故
春秋时期,小国鲁国与强大的齐国相邻,鲁穆公担心自己的安全,想把儿子送到晋国与楚国去做官,借以拉拢两国。大臣犁沮坚决反对,他认为这是远水不救近火。晋国与楚国离鲁国很远,一旦受到齐国的攻击,他们不可能及时救援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人神共愤 | 《旧唐书 于頔传》:“頔顷拥节旄,肆行暴虐,人神共愤,法令不容。” |
改行从善 | 《京本通欲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不若改行从善,做个小小经纪,也得过养身活命。” |
踣地呼天 | 清 周亮工《书影》第四卷:“踣地呼天,声竭泣血,观者如堵,无不陨涕。” |
流水游龙 | 语出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明德马皇后》:“前过濯龙门上,见外家问起居者,车如流水,马如游龙,仓头衣绿褠,领袖正白,顾视御者,不及远矣。” |
大路椎轮 | 南朝·梁·萧统《〈文选〉序》:“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,大辂宁有椎轮之质。” |
认仇作父 | 方志敏《可爱的中国》:“朋友,虽然在我们之中,有汉奸,有傀儡,有卖国贼,他们认仇作父,为虎作伥,但他们那班可耻的人,终竟是少数。” |
磨揉迁革 | 宋·欧阳修《吉州学记》:“予闻教学之法本于人性,磨揉迁革使趋于善。” |
当行出色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7回:“师老爷吃上这袋烟,越发谈得高兴了,道是今年的会墨,那篇逼真大家,那篇当行出色。” |
饥不暇食 | 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阴长生》:“饥不暇食,思不敢归,劳不敢息。” |
日暖风和 | 宋 刘斧《青琐高义 别集》卷二:“不久,海上风和日暖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