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令暮改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zhāo lìng mù gǎi

基本解释 早晨发布的命令,晚上就改了。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,一会儿一个样。

出处 汉·鼌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赋敛不时,朝令而暮改。”


朝令暮改的典故

西汉文帝时期,官僚地主等加重对农民的剥削,农民生活极其困苦,很多人破产逃亡,太子家令晁错写《论贵粟疏》上书给皇帝,提出打击商人投机倒把的行为,限制官僚地主对农民的盘剥,提出政策稳定,不能朝令暮改,注重发展农业生产。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鸡犬之声相闻,老死不相往来 《老子》:“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”
清官能断家务事
唉声叹气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3回:“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,这会儿子又唉声叹气,你那些还不足?还不自在?”
始作俑者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!”
鞭不及腹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五年》:“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。”
少不经事 刘丰《后生可爱》:“所以在实际中,毛头小伙子干出一番大事业出来的也毕竟不少,‘少不经事’的话不尽全对。”
今生今世 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一折:“这歪剌骨便是黄花女儿,刚刚扯的一把,也不消这等使性,平空的推了我一交,我肯干罢!就当面赌个誓与你:我今生今世不要他做老婆,我也不算好男子。”
黄公好谦 《尹文子·大道上》:“齐有黄公者,好谦卑。有二女,皆国色。”
因人成事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公等录录,所谓因人成事者也。”
泥沙俱下 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一卷:“人称才大者,如万里黄河,与泥沙俱下。余以为:此粗才,非大才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