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鸡野雉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jiā jī yé zhì

基本解释 雉:野鸡。原意是晋庚翼把自己的书法喻为家鸡,把王羲之的书法喻为野鸡,以示贱近与贵远。亦比喻风格迥异的书法绘画等。

出处 晋·何法盛《晋中兴书》第七卷:“在荆州与都下书云:‘小儿辈贱厌家鸡,爱野雉,皆进逸少书,须吾还,当比之。’”


家鸡野雉的典故

东晋武将庾翼与王羲之一样都能写一手好书法,他看到自己的儿子与侄子不学他的书法改学王羲之的书法,心中十分不满,说儿子与侄儿不爱家鸡爱野鸡,要与王羲之比高低。后来他见了王羲之的一幅书法作品后就心服口服了。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一概而论 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九章 怀沙》:“同糅玉石兮,一概而相量。”
何足介意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度尚传》:“所亡少少,何足介意!”
一方之任 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不足以亢一方之任,窃不胜愤懑。”
无颜落色 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三折:“唬得他无颜落色,惊得他手脚难抬。”
择善而行 唐·魏徵《十渐不克终疏》:“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,岂曰择善而行者乎?”
万古长存 宋 晁补之《次韵苏门下寄题雪浪石》:“公归廊庙谁得挽,此石万古当长存。”
病魔缠身 《辞海 词语分册下》:“(病魔)谓疾病缠身。”
从中作梗 清·张集馨《道咸宦海见闻录》:“是以粮道必应酬将军者,畏其从中作梗也。”
完美无瑕
流汤滴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