绨袍之义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tì páo zhī yì

基本解释 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。

出处 唐·高适《咏史》诗:“尚有绨袍赠,应念范叔寒。”


绨袍之义的典故

范雎随魏国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,须贾怀疑他通齐,回国后报告魏相。范雎含冤被打伤,改名张禄逃到秦国当上宰相。后来须贾出使秦国,范雎扮作穷人去见他。须贾见状就送他一件绨袍,待发现他是秦相时吓得一再谢罪。范雎没有杀他。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计无所出 《晋书 顾荣传》:“兄弟姻娅盘固州郡,威逼士庶以为臣仆,于时贤愚计无所出。”
避凉附炎 明·朱国桢《涌幢小品》:“母,小人也,避凉附炎,且其性残虐。”
死无葬身之所 鲁迅《而已集·答有桓先生》:“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,倘一知道,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。”
将门无犬子
二流子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五章:“他父亲后来成了前后村庄有名的二流子。”
鼓腹击壤 《隋书·儒林传·何妥》:“上古之时,未有音乐,鼓腹击壤,乐在期间。”唐·卢照邻《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》:“凿井耕田者不知自然,鼓腹击壤者不知帝力。”
心惊胆落 宋·欧阳修《祭苏子美文》:“人有遭之,心惊胆落,震汗如麻。”
啜食吐哺 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汉王辍食吐哺,骂曰:‘竖儒,几败而公事!’”
民脂民膏 五代 孟昶《戒石文》:“尔俸尔禄,民脂民膏。”
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 《北齐书 元景安传》:“大丈夫宁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