杵臼之交的成语故事
拼音 chǔ jiù zhī jiāo
基本解释 杵:舂米的木棒;臼:石臼。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分。
出处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吴祐传》:“公沙穆来游太学,无资粮,乃变服客佣,为祐赁舂。祐与语大惊,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。”
杵臼之交的典故
东汉时山东胶东书生公沙穆隐居在东莱山求学,为筹集求学经费,穿上粗布衣服到陈留郡长官吴大人家做舂米雇工,吴大人见其谈吐非凡,就与他结交为好友,并资助他继续求学。后来公沙穆学成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正义官员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盲翁扪籥 | 宋 苏轼《日喻》:“生而眇者不识日,问之有目者。或告之曰:‘日之状如铜槃。’扣槃而得其声。他日闻锺以为日也。或告之曰:‘日之光如烛。’扪烛而得其形,他日揣籥以为日也。日之与锺籥亦远矣,而眇者不知其异,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。” |
| 徒拥其名 | 《清朝野史大观·清朝史料·军机领袖》:“军机大臣有时多至六七人,而权实操于领袖,新进者画诺奉行,徒拥其名也。” |
| 荟萃一堂 | |
| 娟好静秀 | 唐·韩愈《殿中少监马君墓志》:“幼子娟好静秀,瑶环瑜珥,兰茁其芽,称其家儿也。” |
| 龙腾虎啸 | 明·陈子龙《望下邳作七言古》:“龙腾虎啸势莫当,谁知芒肠云飞扬?” |
| 计日而俟 | 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大同志》:“事终无成,败亡可计日而俟。” |
| 砺世摩钝 | 宋·苏轼《议学校贡举状》:“一毁誉,轻富贵,安贫贱,则人主之名器爵深,所以砺世摩钝者废矣。” |
| 光采夺目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八:“玉台翠树,光采夺目。” |
| 无明无夜 | 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八:“所以一耽了这件的滋味,定是无明无夜,抛家失业,失魂落魄,忘飧废寝的。” |
| 蹈火赴汤 | 李瑛《深夜里发生的故事》诗:“五里远的山路,真正似蹈火赴汤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