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蛇吞象的成语故事
拼音 bā shé tūn xiàng
基本解释 巴蛇:传说中的大蛇。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。比喻人心不足,贪得无厌。
出处 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“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”
巴蛇吞象的典故
传说古代有个穷苦的猎人阿象,他在森林里打猎时救了一条饿昏的小蛇,带回家精心饲养。小蛇慢慢长大成青蛇并通人性,经常从外面给他带回一些值钱的东西来报答。阿象一再向青蛇索取,盼望成为富翁,愤怒的青蛇便将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一口吞下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药笼中物 | 《新唐书 儒学传下 元行冲》:“君正吾药笼中物,不可一日无也。” |
孤衾独枕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6回:“虽是夜晚间孤衾独枕,不惯寂寞,奈一心丢了众人,只念柳湘莲早早回来完了终身大事。” |
遗世忘累 | 明·方孝孺《学士亭记》:“故或放迹于江海,或养操于山林,求遗世忘累志士而与之游。” |
朝奏暮召 | 语出《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扞主父偃呴资用乏,留久,诸公宾客多厌之,乃上书阙下。朝奏,暮召入见。所言九事,其八事为律令,一事谏伐匈奴。” |
见微知着 | 韩非《韩非子 说林上》:“圣人见微以知萌,见端以知末,故见象箸而怖,知天下不足也。” |
寸长尺技 | 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九:“孟尝君平时养了许多客,今脱秦难,却得此小人之力,可见天下寸长尺技,俱有用处。” |
好涵高躅 | |
余韵流风 | 《群音类选·<龙泉记·寿祝椿堂>》:“家传旧清白,余韵流风正洋溢,愿寿考弥高,华峰难敌。” |
消释前嫌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杜钦传》:“若此则流言消释,疑惑著明。” |
樽俎折冲 | 语出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一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