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恶如仇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jí è rú chóu

基本解释 疾:厌恶;憎恨;恶:指坏人坏事。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。

出处 汉 孔融《荐祢衡表》:“忠果正直,志怀霜月,见善若惊,疾恶如仇。”


疾恶如仇的典故

西晋时期,御史中丞司录校尉傅咸为人正直无私,为官也是疾恶如仇。有一年因发生自然灾害而闹饥荒,百姓流落失所,饿死冻死无数,晋惠帝竟责怪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。傅咸说明道理,力谏处理朝中奢侈浪费,救济灾民。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首善之地 《汉书·儒林传序》:“故教化之行也,建首善,自京师始。”
痴云騃雨 元·萨都刺《洞房曲》:“痴云騃雨自年年,不管人间有离别。”
衣衫蓝缕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训之以若敖、蚡冒,筚路蓝缕以启山林。”
待机再举 穆欣《南线巡回·粤桂大围歼战》:“他曾妄想……保住残部待机再举。”
铁板一块 吴晗《朱元璋传》第七章:“朱元璋和这个集团的首脑人物,尽管在过去同生死,共患难,但并不是铁板一块。”
三豕涉河 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察传》:“子夏之晋,过卫,有读史记者曰:‘晋师三豕涉河。’子夏曰:‘非也,是己亥也。夫己与三相近,豕与亥相似。’至于晋而问之,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。”
从善若流 《新唐书·张玄素传》:“从善若流,尚恐不逮,饰非拒谏,祸可既乎?”
寒心销志 汉·邹阳《上书吴王》:“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,寒心销志,不明求衣。”
先难后获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仁者,先难而后获,可谓仁矣。”
腹热心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