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昌剩竹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wǔ chāng shèng zhú

基本解释 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。

出处 《晋书 陶侃传》:“时造船,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,咸不解所以。后正会,积雪始晴,听事前作雪犹湿,于是以屑布地。及桓温伐蜀,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(钉)装船。其综微密,皆此类也。”


武昌剩竹的典故

东晋时期,江西官吏陶侃秉公执法,诚恳待人,在担任武昌太守期间,处处以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。他十分注重节约,把造船剩下的木屑用作冬天铺在雪上垫路之用,把剩下的竹头做成战船的竹钉又重新用到船上,人民纷纷称赞他。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学不躐等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幼者听而不问,学不躐等也。”
鹑居鷇饮 《隋书·薛道衡传》:“鹑居鷇饮,不殊于羽族。”
决一胜负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76回:“不如从武城将军之计,渡江决一胜负为上。”
雕虫小艺 南朝·梁·沈约《<梁武帝集>序》:“雕虫小艺,无累大道。”
逢场作戏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南岳让禅师法嗣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》:“竿木随身,逢场作戏。”
冻浦鱼惊 《晋书·王祥传》:“王祥字休徵,琅邪临沂人……父母有疾,衣不解带,汤药必亲尝。母常欲生鱼,时天寒冰冻,祥解衣将剖冰求之,冰忽自解,双鲤跃出,持之而归。”
务去陈言 清·朱彝尊《鱼计庄词》序:“休宁戴生锜,从余游,其为词,务去陈言。”
忍辱含垢 汉 班昭《女诫》:“谦让恭敬,先人后己;有善莫名,有恶莫辞;忍辱含垢,常若畏惧,是谓卑弱下人也。”
开锣喝道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回:“每逢出门,定要开锣喝道,叫人家认得他是官。”
指东划西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四:“说青道黄,指东划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