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不思蜀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lè bù sī shǔ

基本解释 蜀:指三国时蜀国。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;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;快乐得不想回国。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。

出处 晋 习凿齿《汉晋春秋》:“王问禅曰:‘颇思蜀否?’禅曰:‘此间乐,不思蜀。’”


乐不思蜀的典故

三国时期,刘备占据蜀地,建立蜀国。他死后,儿子刘禅继位,又称刘阿斗。刘禅昏庸无能,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,公元263年,蜀国就被魏所灭。刘禅投降后,魏王曹髦(máo)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“安乐公”称号,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。

魏王自己也无实权,掌大权的是司马昭。在一次宴会上,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。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,都非常难过,刘禅却对司马昭说:“此间乐,不思蜀。”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。

人们根据这个故事,引申出“乐不思蜀”这个成语。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坐吃山崩 《京本通俗小说 志诚张主管》:“在家中早过了一月有余,道不得坐吃山崩。”
杨穿三叶 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,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,百发百中。”
飘零书剑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6回:“如今虽是飘零书剑,家里也还有一百亩田,三四带房子住着。”
乔迁之喜 《诗经 小雅 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。鸟鸣嘤嘤,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
再生父母 宋 曾晞颜《贺新郎 贺耐轩周府尹》:“夹路香花迎拜了,见说家家举酒,道公是再生父母。”
玉成其美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5卷:“施齐又提起亲事,李梅轩自请为媒,众人都玉成其美。”
朱唇粉面 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牛氏归奴》:“绣屏前品竹弹丝,摆列的是朱唇粉面。”
家贫亲老 西汉·刘向《说苑·建本》:“子路曰:负重道远者,不择地而休;家贫亲老者,不择禄而仕。”
明查暗访 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8回:“差你往齐东村明查暗访,这十三条命案是否服毒?”
绵力薄材 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严助传》:“越人绵力薄材,不能陆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