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驹过隙的成语故事
拼音 bái jū guò xì
基本解释 白驹:白色的少壮马;喻指太阳;过隙:经过缝隙。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。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。比喻时间过得很快;光阴易逝。
出处 先秦 庄周《庄子 知北游》:“人生天地之间,若白驹之过隙,忽然而已。”
白驹过隙的典故
古代圣人孔子一次专程去向老子请教什么是“至道”,老子要孔子斋戒沐浴,说道:“人的寿命是极为短暂的,好像白马驰过狭窄的空隙,一闪即逝。死是人从有形转化为无形,道即精神可以永远留在人世之间。”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忍苦耐劳 | 邹韬奋《萍踪寄语》二五:“这不能说他们没有冒险的精神,更不能说他们没有忍苦耐劳的精神。” |
排除异己 | 吕振羽《简明中国通史》第十章:“孙峻、孙晽兄弟相继专权,更加残暴,排除异己,淫污宫廷。” |
安如泰山 | 西汉 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变所欲为,易如反掌,安于泰山。” |
不可名状 | 晋 葛洪《神仙记》:“光彩耀目,不可名状。” |
点滴归公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八章:“那要算是数目最大而且最容易舞弊的一件,却是点滴归公。” |
不毁之制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宣卞皇后纪》:“而未著不毁之制,惧论报德之义,万世或阙焉。” |
成千成万 | 叶圣陶《小病》:“倘若在广大的都城里,聚集了成千成万的听众,教伊当众唱出这很好的歌,该会增进人们彼此之间的了解。” |
经武纬文 | 南朝·梁·沈约《棋品序》:“若夫入神造极之灵,经武纬文之德,故可与和乐等妙。” |
知其不可为而为 | 郭沫若《南京印象》:“许多事情明明是知其不可为而为,但却丝毫也不能放松,不肯放松。” |
始终不渝 | 《晋书 陆晔传》:“格勤贞固,始终不渝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