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里莼羹的成语故事
拼音 qiān lǐ chún gēng
基本解释 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,味道鲜美,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。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。
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有千里莼羹,但未下盐豉耳!”
千里莼羹的典故
西晋时期,东吴大将陆抗的儿子陆机在老家隐居读书多年,后到首都洛阳去拜访当时很有权势的驸马王济。王济接见他时问他东吴有什么好吃的东西,陆机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千里湖产的莼菜做的汤是十分出名的,与北方的奶酪不相上下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高山低头,河水让路 | 邓拓《英雄的路》:“人们常说的‘高山低头,河水让路’的奇迹,在宝成路上真正实现了。” |
| 渊涌风厉 |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行品》:“士有机变清锐,巧言绮粲,揽引譬喻,渊涌风厉。然而口之所谈,身不能行。” |
| 羽衣蹁跹 | 宋·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梦一道士,羽衣蹁跹。” |
| 异苔同岑 | 晋·郭璞《赠温峤》诗:“人亦有言,松竹有林,及余臭味,异苔同岑。” |
| 滥官酷吏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6回:“俺哥哥以忠义为主,誓不扰害忠良,单杀滥官酷吏,倚强凌弱之人。” |
| 男耕妇织 | |
| 断缣尺楮 | 明·叶盛《水东日记·王元章画梅》:“今人间往往有其所画梅花,断缣尺楮,人争宝之,多元章自书所题其上。” |
| 五典三坟 | 明·张景《飞丸记·赏春话别》:“贯串百家诸子,沉酣五典三坟。” |
| 销毁骨立 | 《梁书·武帝纪》:“高祖形容本壮,及还京都,销毁骨立。” |
| 话里带刺 | 范乃仲《小技术员战服神仙手》:“升级一听,话里带刺,来者不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