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行俱下的成语故事
拼音 shí háng jù xià
基本解释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。形容读书极快。
出处 《梁书 简文帝纪》:“读书十行俱下,九流百氏,经目必记。”
十行俱下的典故
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,记忆力很强。他读书的速度相当快,能够十行同时阅读下去,而且能够做到过目不忘。11岁时就博览群书,写诗赋文章得心应手。因此被任命为宣惠将军,丹阳尹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豪杰英雄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7回:“家住浔阳江浦上,最称豪杰英雄。” |
苞苴公行 |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大略》:“苞苴行与?谗夫兴与?” |
望风而遁 | 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:“蛮酋惩交趾之败,望风而遁。” |
誓无二志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5回:“倘蒙矜厄之仁,退师三十里,寡君愿以国从,誓无二志。” |
赋食行水 |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梁纪》:“或亲为众僧赋食行水,世颇以为失宰相礼。” |
利诱威胁 | 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68章:“但是他们经不起帝国主义的利诱威胁。” |
神奸巨猾 | 邹韬奋《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》:“过去政府虽有所惩治,然仅窃钩者诛耳,神奸巨猾未损毫末。” |
钦敬之忱 | 毛泽东《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》:“我们对于所有这样的军队,特别是在前线抗战的军队,都是具有钦敬之忱的。” |
滴水成河 | 周立波《山乡世变》上一:“几年过去,聚少成多,滴水成河,手里以有几块花边了。” |
食不累味 | 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》:“士阶三尺,茅茨不翦,食不累味,刑措不用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