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旁苦李的成语故事


拼音 dào páng kǔ lǐ

基本解释 比喻不被重视的人。

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雅量》:“王戎七岁,尝与诸小儿游,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,诸儿竞走取之,唯戎不动。人问之,答曰:‘树在道旁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’”


道旁苦李的典故

王戎七岁时,曾经与很多小孩一起到外边玩耍,看到路旁有许多李子树上长满了李子,枝头压得很低。其他小朋友赶忙跑过去摘李子。只有王戎不动。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,他说李子树在路边能有这么多李子证明其很酸苦,否则早被摘光了。


更多成语

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
成语 历史出处
十里无真言 黎汝青《叶秋红》:“十里无真言,总是越传越玄。”
开口见胆 宋·宗绍《无门关·赵州洗钵》:“赵州开口见胆,露出心肝。”
真情实感 孙犁《秀露集·欧阳修的散文》:“散文如无具体约束,无真情实感,就会枝蔓无边。”
赶潮流
三思而行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子闻之,曰:'再,斯可矣。'”
关门大吉 茅盾《子夜》五:“现在他们维持不下,难免要弄到关门大吉,那也是中国工业的损失。”
目瞪口哆 宋·洪迈《夷坚丁志·荆山客邸》:“翻揭席荐,无所见而出,面色如墨,目瞪口哆,不能复言。”
计穷力诎 明·鹿善继《请发帑疏》:“臣今日之请,非但司辽饷言辽饷,实在新库言新库,计穷力诎,不得不出于此。”
无隙可乘 《宋书 律历志下》:“臣其历七曜,咸始上元,无隙可乘。”
烟炎张天